2009年,長沙樓市成交量突然暴漲,成交量達到了1715.84萬㎡。短短四年時間,長沙樓市總成交量超過7000萬㎡。
或許有人會說,長沙樓市趕上了一個好時機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也有的人說,長沙正處于城市化進程最快速的階段,有足夠的剛需,這一點,也沒有人會懷疑。那么,如此龐大的成交量背后這極度旺盛的“全民購房沖動”就僅僅是因為這些?
事實上,這是多重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。
從2009年開始,長沙進入了一個舊城改造快速推進期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此前有計劃表示,2009-2011年長沙分三年改造約730萬㎡棚戶區(qū)。
以2009年為例,中山西路棚改、朝陽一村、東牌樓、新河三角洲、金谷(赤崗沖)等棚戶區(qū)6萬戶房屋(約20余萬人口)被拆遷。而如今拆遷仍在繼續(xù)(黃興北路延長線)。
事實上,這僅僅是長沙樓市購房大軍中的一個分支,還有一支力量不容忽視。因為教育。
“希望兒子和女兒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,而長沙是不二選擇,這兩年賺了點錢,準備把孩子送到長沙來讀書,聽說在長沙買房能夠得到學位,因此想在長沙的名校附近買一套房子。”王通是永州人,經(jīng)營電腦技校,過年后,他和妻子已經(jīng)多次到長沙來看房。
事實上,王通的想法具有時代的特征,這個群體對于孩子的期望,促成了這種獨特的房地產(chǎn)市場行為。
“長沙集合了全省最優(yōu)質(zhì)的資源,教育、醫(yī)療、衛(wèi)生、交通等等,每一項,都是地州城市無法比擬的。”一位地產(chǎn)界人士認為,在城市化的進程中,人們總是向城市聚攏,而中國人對于教育極度重視的傳統(tǒng),讓人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: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。
年輕一代需要發(fā)展空間,除了這些資源優(yōu)勢,長沙能夠成就年輕人的夢想。在教育的驅(qū)動下,許多家長寧愿用一輩子的努力來換取孩子未來的幸福,在他們看來,獲得良好的教育,就好比為孩子的明天加了一道“保險”。
或許,這就是教育的魅力,也是教育對房地產(chǎn)市場最重要的影響。
